2010年4月21日

橫濱一瞥:紅磚倉庫

在到橫濱(Yokohama)之前對它的瞭解不多,僅僅止於地理上為日本第一大港的認識。而就位在大東京近郊的地利之便,東京往橫濱的電車四十分鐘就可到達,便在遊程上規劃順道一訪。

即使事先功課不是做得很足,我們也花了一天的時間去看看這個橫濱港。


橫濱是日本第三大城,第一大港,怎能看看就得?但為求單點深入與慢遊的閒適,我們〝路過了〞熱鬧的市中心,只去了「港未來21」


「港未來21」是個大型的開發計畫,為活化橫濱港周邊,以填海造地而成。我們這些外行人,對計畫內涵不太有興趣,只消看看周邊的風光景物便覺得夠迷人的了。

從橫濱車站搭乘專屬的港未來21線電車可直達,寬闊的港區內還有免費的旅遊巴士串連各景點。

我們對有免費旅遊巴士可乘是後知後覺,卻也因此途步或說是漫步在這往港邊而去的街路上,真實感受屬於這海港的獨特氣息。

扮演著日本對外貿易的要角,橫濱算是最早接觸西方的城市,在港區有很〝不日本〞的街景 。


港未來21車站內以紅磚倉庫主題設計的牆面。


 這矗立在港邊一左一右漂亮的紅磚建築,該算是橫濱港最有看頭的歷史建築了。也只是來到這橫濱紅磚倉庫(赤 レンガ倉庫),我們的時間幾乎就在此消磨殆盡了。


倉庫最早作為進口煙草之儲放,在二戰時期成為日本軍艦補給用的軍火庫。時至今日變身為綜合性的餐飲、購物與藝文展演中心。 

真欣賞這餐飲區的設計,透明玻璃屋自倉庫建築本身外擴,面向廣場並一路往海的方向延伸而去。

這外頭冷冷的空氣,一進屋內可是暖呼呼,用餐閱讀談天佐無邊美麗的橫濱港...,當時怎沒進去喝杯咖啡的?後悔啊!


倉庫內部是商場,各式雜貨、衣物鞋包,哈日的朋友們會動心的商品都在其中。特別的是內部設計既保留倉庫的主要架構又見創新,酷! 

歷史建築的活用真是需要用心與巧思,在寧靜港邊百年歷史的建築裡有這般熱鬧的光景,真令人驚喜!



肚子餓了,午餐和晚餐就在另一邊一幢以船為設計意象的購物中心裡解決;或許是運氣好,每一餐都讓我們覺得很有口福。


午餐:札幌拉麵套餐,1100日元。很飽、好吃!


晚餐:排長龍的旋轉壽司店,二人共花了 7000日元,但你看看這晶瑩的鮮蝦和師傅專注的模樣,就知道是很~好~吃!


加上這一碗熱熱的有海味的味噌湯,完全大滿足!


在橫濱短暫的遊歷,有一種說不上來的喜歡,完全在我們意料之外。Casey和我都覺得,有機會不一定要再去東京,但一定要再訪~橫濱!


橫濱港未來21官網

2010年4月7日

Nasi Padang 好吃的印尼菜

這回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印尼菜經驗。

開始接觸印尼菜是住在新加坡的時候,那是Casey經常在Food Court裡點的飯菜。一碗白飯配上幾份青菜或蛋或牛肉,盛放在鋪了一張香蕉葉的餐盤上。

從外觀看來我直覺以為那是南洋的華人菜色,直到有一天我好奇的吃了一口Casey盤中的燜牛肉( Rendang Daging),那看來黑沉沉不討喜的肉塊,卻是香氣十足讓人一吃就上癮的啊!

來到大馬,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印尼菜。

殊不知馬來西亞與印尼分屬不同國家,但馬來半島上最早出現文明的麻六甲王朝便是由來自印尼蘇門答臘的王族後裔所建立。

因而兩國在語言的近似度以及文化、宗教與民族血緣上有著相當的關係,加上後來的印尼移民漸增,印尼菜在本地算是常見的料理之一。

以下所要介紹名為 Nasi Padang 的菜色 (印尼語,Nasi是飯,Padang是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的地名,又Padang為稻田之意),大概可以翻譯為「Padang的稻田飯」,是星馬一帶常見的印尼菜。

這印尼的「稻田飯」讓我聯想起台灣農業時期的「割稻仔飯」。

物資缺乏的年代裡只有在稻米收成時,農家會準備較平時多且豐富的飯菜,煮好端到田埂邊,讓揮汗如雨需要大量體力的農人享用特別豐富的一餐。

台灣的割稻仔飯,近年來在訴求古早味的休閒農場裡頭又流行了起來。幾年前在苗栗華陶窯有機會一嚐( 可參考這位網友文章裡的介紹),便知那果真是阿媽年代的手藝才做得出的好味道。

印尼也是農業大國,與台灣不同的人文、國情,卻都有為辛勤稻農而備的飯菜。

這家標示著賣Nasi Padang 稻田飯的印尼餐館在常去購物的賣場附近,是我們隨興而至的發現。


我這樣一個初時並不懂得食物的背景內涵,只是貪享口腹之慾者,在一次品嚐過後便讓這館子裡的美味給征服了,從此念念不忘。

上週末的晚餐我們又再度光臨。


玻璃餐櫃前一道道菜色香艷誘人,那有著紅、黃或深色湯汁的菜餚可保證都是又香又辣。

當然,這辣有輕重之分,有的只是帶著一股辛香的味兒。除非是一點兒辣都不能碰的朋友,否則吃過的人一定會愛上它!

考量我們二大一小的胃納量,只簡單點了幾道菜。

有最具代表性的燜牛肉(Rendang Daging)、又香又軟的咖哩牛筋、苦中帶汁的生銀魚炒苦瓜,以及特別為小魚點的現製的煎蛋。(四道菜加上白飯與飲料,這一餐是RM33,合理的價格)


這道燜牛肉(Rendang Daging),是稻田飯中的要角。吃起來有硬度的牛肉跟一般華人習慣吃的牛肉口感完全不同。

Casey解釋說,這是要把牛肉塊先用某些香料醃過,然後下鍋搭配另外的香料炒,待炒乾後再放入椰漿用土製鍋燜燒至椰香入味,很花功夫的一道菜。


印尼人處理食物中的「牛」是很有一套。

這其中最讓我驚喜,每回必點的一道菜便是咖哩牛筋了。

混有咖哩與椰漿濃郁的香,沒想到牛筋也能有這款煮法;每一塊牛筋都是軟滑入口,就算是牙齒不好的老人家一樣能吃得津津有味。

伴著飯吃,真是好好味啊!


馬來西亞的民族多元,也呈現在食物的美味上頭,各國各式料理皆備,說是百家爭鳴也不為過。

在我們日常的外食機會中,Casey和我就像是富有挑戰心的饕客,總是來者不拒的多方嘗試,這不只是口腹之欲的貪圖,更是在累積我們的「好友私房菜單」。

待有三五好友遠道來訪,這私房菜單絕對是犒賞朋友們最好的招待啦!